-
徐美東
內鏡科 醫技科
醫生介紹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YC1] 消化內鏡中心主任、消化內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醫學博士醫療專長:是國內最早開展ESD系列技術治療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變、POEM治療賁門失弛緩癥的專家之一;同時擅長ERCP治療各種復雜膽胰系統疾病,硬化劑及套扎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EUS診斷與治療各種消化道疑難疾病,對各種難治性消化道良惡性狹窄梗阻的處理有很深造詣。國際上首創的STER已廣泛推廣用于治療各種消化道黏膜下腫瘤,被稱為“徐氏”手術,并2次被ASGE(美國胃腸內鏡學會)作為治療黏膜下腫瘤的標準安全手術方式寫入治療指南。個人簡介:徐美東教授是我國乃至世界消化內鏡切除技術迅速發展的推動者和引領者之一。研究生階段分別師從我國著名的外科及內鏡專家姚禮慶教授和秦新裕教授,2001年研究生畢業后留校工作于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2006年獲復旦大學外科學博士學位。2006年及2012年作為訪問學者分別于香港中文大學威爾士親王醫院、美國EMORY大學附屬醫院和哈佛大學附屬BID醫學中心(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研修,主攻ESD、ERCP和EUS等消化內鏡新技術。2015年起任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副主任、膽胰內鏡亞專科主任,現任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內鏡中心主任。徐美東教授是國內頂尖的內鏡手術專家,身兼3E之長(ESD、ERCP、EUS),在臨床實踐中,對消化內鏡領域做出了很多創新和改良工作。2011年在國際上首創STER,是世界內鏡界為數不多的發明手術并被寫入指南的華人醫師。同時在國內率先開展了多項內鏡診療新技術,如國內第一例急性完全性大腸梗阻的導管和支架治療、第一例經鼻胃鏡置管和支架術、第一例超聲胃鏡引導下胃空腸吻合術等,其中“急性結直腸梗阻的內鏡下導管和支架治療[YC2] ”與“難治性消化道狹窄的內鏡治療”分別獲得上海市優秀發明獎銅獎及“恩德斯醫學科學技術獎——杰出成就獎”。獲得內鏡相關發明專利一項——一種多功能高頻切開刀。2016年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17年獲華夏醫學科技一等獎以及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019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項,上海市科委重點項目2項,上海市及其它科研項目4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其中SCI收錄30余篇,包括Gastroenter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nals of Surgery,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Endoscopy等世界頂級消化內鏡或外科學雜志,單篇最高影響因子20.77分,SCI總分150余分。主編《隧道內鏡治療學》《實用消化內鏡手術學》和《消化系統疑難及少見病例臨床薈萃》等專著3部,參編醫學專著10余部。擔任《中華消化內鏡雜志》《中華臨床醫師雜志》《中國現代醫學雜志》《中國內鏡雜志》《醫學參考報》等雜志的編委和通訊編委。現任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全國委員、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消化內鏡隧道技術協作組副組長、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內鏡外科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內鏡醫師分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內鏡醫師分會消化內鏡專業委員會常委、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消化外科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介入分會消化內鏡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整合腫瘤學分會委員、上海抗癌協會消化內鏡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協會消化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上海消化病分會秘書、上海市消化內鏡學會胃食管靜脈曲張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消化內鏡學會大腸病學組副組長、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內鏡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內鏡醫師培訓學院培訓導師等。曾多次應邀出席參加美國、意大利、西班牙、德國、荷蘭、希臘、印度等世界各地舉辦的國際消化內鏡學術大會,進行大會主題演講及手術操作演示,是蜚聲國際的內鏡專家。特需門診時間(本部):周一下午,周三上午
醫生擅長
精通各種消化道疾病的內鏡診斷與治療,包括消化道息肉及早期癌的內鏡下診斷與ESD治療、POEM治療賁門失弛緩癥、STER治療消化道黏膜下腫瘤等新內鏡技術,還擅長ERCP治療各種膽胰系統疾病,硬化劑及套扎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超聲內鏡診斷與介入治療各種消化道疑難疾病,尤其是對內鏡下擴張及支架治療各種難治性消化道良惡性狹窄梗阻有獨到造詣。 查看全部